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身建设 >精神文明

周遂德:“最美村干部”的价值追求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9-07-2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45年,他淡泊名利,扎根基层,在平凡岗位写就拼搏奉献之歌;45年,他带领群众办厂兴学,把一个穷村建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45年,他廉洁奉公,清白做人,以满腔赤诚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
    他叫周遂德,禹州市颍川办事处东关社区党委书记。2月15日,颇具“含金量”的2016“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周遂德荣耀当选。
    从贫困村到明星村
    周遂德是土生土长的东关人,从小就目睹了这里的贫瘠。乡亲们住的都是茅草屋、土坯房。
    正是在这样的关口,1972年,26岁的周遂德被推选为当时的禹县东关村党支部书记。拔“穷根”,靠实干。“当基层支部书记,既要有坚定的信仰,又要能带头赚钱,能带领群众奔富路。”让群众过上小康生活、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成了周遂德的梦想。
    1988年,听说许昌的一位毛发技术人员董先生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后,周遂德主动找到他商谈合作事宜。可村里人对此充满疑问:“办厂能行吗?”“办厂总没有种地保险。”为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他召开了3次党支部会议和3次群众座谈会,逐步打消了大家的疑虑。最终,东关村建起了第一个毛发工艺厂,产品通过青岛外贸部门出口到海外,东关人由此迈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第一步。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东关村年出口额达到3200万美元,赢得“中原出口创汇第一村”的美誉。就这样,从贫困村到富裕村再到闻名遐迩的明星村,周遂德带领当地的干部、群众实现了“致富三级跳”。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走进东关社区,广场游园设施齐全,商场宾馆鳞次栉比,最让人惊叹的是,这里有花园式的社区文化大院、藏书上万册的社区图书馆和设备齐全的篮球场、电教室、歌舞厅。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怎样引导农民从精神上“走”出土地,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周遂德的回答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只有文化的力量才能激发东关人的创造力、凝聚力,为东关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关人就投入360万元,建起了全省一流的花园式小学。为了鼓励人才培育,对考上大学的家庭,东关社区给予2000元至5000元的经济补助。
    1995年,东关社区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集办公大楼和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高标准文化大院。从2001年开始,东关社区已举办了15届文化艺术节。
    从“定规则”到“铁规矩”
    地处禹州市区中心的东关社区,入驻的企业、项目多,对此,周遂德以身作则,做到钱不沾、物不沾,带头搞好服务。
    怎样才能让干部不脱离群众?周遂德深知,仅靠口头上说说不行,必须有制度作保证。为此,他们制定了《东关社区党委工作守则》等工作制度。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东关社区“两委”班子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干部队伍风清气正。几十年来,社区干部无一人违纪。
    45年,从贫瘠到小康,岁月记录了东关的变迁;45年,从风华正茂到鬓角斑白,时光见证了一位优秀基层共产党员的奋斗。周遂德说:“让东关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