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行政审批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许昌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安排,3月份主任会议要听取全市行政审批工作情况,为切实搞好这次调研,真正了解全市行政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月2日,财经工委组织召开了有关企业代表座谈会,了解企业在办理行政审批手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月4日,李主任带领财经工委全体同志以及由部分常委会委员组成的调研组,实地查看了服务大厅的业务办理情况,听取了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专题汇报,并召开了由国土、地税、工商、住建、卫生、规划、环保、公安、交警等有关单位参加的座谈会,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市行政审批工作情况。财经工委围绕调查了解到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行政审批工作基本情况
多年以来,我市行政审批工作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初步形成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全过程公开、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模式,为推动对外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2014年底,全市各级中心共收办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63万余件,按期办结率100%,收费4.9亿元。其中市级中心收办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21.35万件,各类收费2.7亿元,召开联合审批协调会35次,办理重点项目联合审批95件,送证送审服务128次,接待各类办事人员75余万人次,并且实现了有效投诉为零的目标。
(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简政放权成效明显。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依法依规、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2001年以来,我市连续十五次精简行政审批项目,目前是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地级市。全市共保留行政审批项目732项(包括市直和六个县市区),市级审批项目从2035项精简到120项,精简比例达94%,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295项压减到102项,精简比例65.5%,审批时限平均由8.6个工作日压减为6.4个工作日。
(二)改善政务服务环境,便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市行政服务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进驻了市公安局、财政局、工商局等40个职能部门,还有电力、供水等13家社会服务单位,共设立对外服务窗口64个,共有窗口人员156名,186项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进驻市行政服务大厅对外办理业务。截止目前,全市六个县(市、区)都建立有行政服务中心,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结合自身实际建有综合服务大厅,98个乡(镇、办)都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在村级设有代办点,聘有代办员,四级行政便民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创新服务方式,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市行政服务中心以执行力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力建设为动力,不断规范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理行政审批手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一是针对重大投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随时掌握审批进程,及时为投资方提供咨询、代办服务。2014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共召开联合审批协调会35次,全年共为森源电气、豫中桂园、鼎鑫鑫悦广场、许都路清潩河桥等企业或项目积极开展联审,办理重点项目联合审批95件,安排送证上门或送审服务128次。二是针对企业开展联审流程式办理,并将113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全年市本级新登记市场主体1984家,同比增长109 %,全市新增注册资本319.87亿元,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新设立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三是集中抓了房产证办理流程优化。房产证办理由原来的4个环节压缩一半,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3个工作日压缩为10个工作日,使办事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
(四)改进工作作风,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市行政服务中心以公信力建设为基础,牢固树立“群众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的理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并联审批、延伸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先后荣获“河南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河南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住建局窗口为照顾年龄较大的办事群众和因实际困难无法前往窗口办理事项的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设立预约上门的“绿色通道”服务,窗口连续多年保持“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称号。公安窗口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集体、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河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30余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科长王超参加了第九届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在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行政审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服务模式和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创新和优化。个别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较长、手续较为繁琐;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和社会服务还没进入中心;还存在两头办理、多头办理的现象等等。
(二)工作人员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不高、法制意识淡薄仍然是广大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行政服务中心是一个因工作需要临时组成的大家庭,个别部门不严格按要求选派窗口人员,甚至有使用临时人员代岗现象,从而造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对行政审批队伍整体服务能力有一定影响。
(三)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管理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窗口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管理难度较大,2014年取消新闻发布会制度之后,市监察局(优化办)依据上级有关精神不再牵头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同时也不再参与全市行政审批系统年终的评比表彰。这一系列的变化使中心缺失了对窗口单位及各县(市、区)、乡(镇、办)行政审批改革和管理的制约手段,使行政审批工作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作息制度不太合理。因为午休时间较长,每天中午大厅都挤满等待下午办事的群众,尤其是县(市、区)来的办事者,没地方去,只能在门口大厅里等,办事人对工作作息时间抱怨比较多。
(五)工作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窗口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借调人员,且又是单位的边缘科室,政治上的进步易被单位忽视,加之处于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管理严格,压力较大,发放的补助费偏低于周边地市,好多人不愿意来窗口工作。
三、几点建议
市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提高执政能力、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认真审视、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使之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一)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公开办事流程。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推进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改革的“含金量”,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切实落地。同时要借助规范审批项目清理,推动更多的便民审批服务事项下放,实现就地办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认真清理两头办理、多头办理的现象,不断创新审批服务方式,规范、公开部门内部审批流程,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健全和完善联合审批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健全便民服务体系。要加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规范建设,最大限度整合审批和服务平台,借鉴外地经验,积极创造条件,把与经济发展、公共管理以及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配套服务事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许昌综合性“市民之家”,使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集中办理,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优质的“一站式”服务。推行“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切实体现为民、便民、惠民、利民。要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步伐,进一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促进行政审批更加便捷高效。
(三)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要坚持放管结合,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洁从政教育,建立完善社会监督、监察机关监督、审批机构监督、窗口自我监督等多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使审批权在“阳光下”规范运作,努力形成审批与服务、审批与监管并重的有效运行机制,防止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发生,同时要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行政审批规定和破坏软环境建设的行为,提高廉洁自律的能力。
(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服务中心管理水平。目前窗口工作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管理难度较大,因此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逐步探索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审批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适当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把那些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的的同志推荐到组织部门重点提拔使用,使他们政治生活上有地位,才能激励他们更有作为,切实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