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之窗 >人大艺苑

钧瓷史话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4-07-28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郝卫军

 
禹传位于启,启大享诸侯于钧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唐朝以来,人们开始在古钧台附近生产一种瓷器,后人把这里生产的瓷器称为钧瓷。
 
 
 
 
 
钧瓷与其他瓷器一样,由陶器演变而来。古钧瓷器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日用生活器皿,另一类为陈设类器型。日用生活器皿数量众多,是钧瓷的主要产品,俗称“民钧”;陈设类造型,俗称“官钧”,现存仅百余件,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哈佛大学赛克勒美术馆。
 
 
 
 
钧瓷兴于唐,盛于宋,历经千年而不衰。唐代钧瓷多为实用类器皿,如碗、盆、盘、罐、坛、注子、瓶、炉等,也有极少数的装饰品。唐代瓷器的造型大多丰润、浑厚、庄重、素穆。到了宋代,朝廷十分重视钧瓷的生产,始设官窑烧造。其时,钧瓷位列“五大名瓷”之首。宋代钧瓷线条流畅、质朴端庄、趣味高雅、自然天成,与唐朝相比,文化气息更加浓重,式样也更加丰富。传世的器型除生活器皿外,还有花盆、盆托、鼓钉洗、出戟尊、奁、瓶等,仅花盆就有海棠式、葵花式、莲花式、渣斗式、仰钟式、正方式等多种。
 
 
 
 
宋“靖康之变”(1126年)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金、元时钧瓷得以复烧。这一时期的钧瓷器型主要以日常生活用瓷为主,陈设瓷较少。金代除常见的生活用瓷外,比较典型的器形有龙首八角把杯、胆瓶及折沿盘等。元代钧瓷的造型多为瓶、碗、盘、钵、炉、罐、鼎、枕之类,倾向于应用类,鲜见盆、奁、洗、尊等陈设品,其造型虽类似宋钧,但由于少数民族特殊的文化背景,元代钧瓷多具粗犷、豪放、狂野、无羁、繁复的个性。
 
 
 
 
明代开始,文人士大夫更加看重钧瓷,把钧瓷作为庭院、书房中的贵重器具陈设。明朝钧瓷造型大多模仿宋钧,除花盆外,还有琮式瓶、玉壶春瓶、高脚盘、荷叶盖罐、荷叶大盘、鼓钉洗等。清朝时,钧瓷曾经得到朝廷的重视,得以较大发展。从存世的清官钧瓷看,花盆居多。仅从清宫旧藏的20余件官钧瓷器来看,花盆就占了大半。
 
 
 
清朝末期,由于政治的衰败和帝国主义的入侵,钧瓷渐渐停止了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烧造工艺的改进,钧瓷器型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呈现出多个门类和流派。有的以弘扬传统钧瓷文化为己任,着力仿制历代陈设类钧瓷和青铜器,目前,这类钧瓷造型仍然占据钧瓷销量的较大部分。有的充分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造型,开辟了钧瓷器型的新空间,典型的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弥勒笑佛、财神、太白金星、关公、钟馗、达摩、济公活佛等人物类造型,以及牛、虎、蛇、马、狮、鹰、象、羊、驼、蟾、鸡、猴等动物类造型。还有的是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著名的作品有“豫象送宝”、“祥瑞瓶”、“和樽”、“丰尊”、“海晏鼎”、“伟人尊”等等。
 
 
 
 
 
近年来,国家对钧瓷文化产业十分重视,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李铁映等相继到禹州市调研,对钧瓷的发展予以关心和支持。许昌市连续八年举办了钧瓷文化节,禹州市也相继建立了钧瓷研究所和钧瓷产业园,极大地推动了钧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批文化艺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大师投身钧瓷创作,打造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钧瓷作品,如韩美林大师创作的“春夏秋冬”系列和“鱼”系列,荣昌钧瓷坊的“易之华夏系列”,孔家钧窑、金堂钧窑、苗家钧窑的“国礼系列”等。钧瓷作品屡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一些世界级、国家级的大型会议也把钧瓷作为礼品赠送出席会议的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