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工作 >调查研究

人大也应“走、转、改”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3-10-1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罗学亮
 
 
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推出了一大批“接地气”的精品力作,笔者在为之欣喜和感动的同时,也有一些体会和思考: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在为民、务实的大课题中,同样有许多“走、转、改”的功课要做。
“走”,就是要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人大的各种监督方法中,调研是最基本的方法。人大常委会无论是立法、决议重大事项,还是审议监督各项工作、依法任免公职人员,有关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都要提前组织调研,其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就是通过对真实情况的了解,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监督的针对性、提高任免的严肃性;人大代表在调研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人大代表大多来自于基层,平时就和周围的群众工作、生活在一起,具有与人民群众的天然联系,在走基层时,时间充余,方法不受限制,因而,“走”起来轻便、灵活。“走”是一种途径、一个过程,而要真正把“走”的功课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就需要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进百家门,晓百家事,纳百家言,多听基层干部群众在盼什么、说什么,多看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多学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文件精神,多思考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措施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吃透情况,把准脉搏,才能在讨论审议时有真知灼见,才能在撰写议案、建议时,有论有据。
“转”,就是要转作风,做到为民务实。作风建设事关党的生命,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的出台,显示了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人大在转作风方面立说立行,阵阵新风扑面而来:山东省青岛市在今年人代会期间,将大会第一、二次全体会议时间调整为9点召开,以错开上班高峰,减少扰民。我市在人代会期间,简化会场和房间布置,不在会场和驻地楼体外悬挂横幅,不摆放彩球和拱门,营造了简朴、清新、庄重的新会风。这些,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转作风是一个大的命题,也是一个长久的课题,需要各级各部门从最能体现务实作风的地方抓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既在形式上转,又在内容上转,既在群众看得见的地方转,又在群众看不见的地方转,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以优良作风推动工作。
“改”,就是要改文风,倡树新风。文风体现党风,反映作风,影响民风。改文风,不仅是语言问题、技术问题,更是思想问题、情感问题。范长江真切感知人民困苦,才创作了力透纸背的《中国的西北角》。穆青深入兰考田间地头,才写出了感动几代人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单位的文件中,不时有一些长、空、假的套话,在人大的文稿中,也有一些只讲宏观、不讲具体的“悬浮物”。文风要真正改,就要彻底摒弃“长、空、假”,做到“短、实、新”,要多说实实在在的话、简洁精炼的话、明白通俗的话、新鲜活泼的话,让老百姓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在人大的宣传工作中,要多宣传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宣传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代表、贴近群众,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代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群众。
“走、转、改”,表面看只是一种转变,一个行动,但拉近的是距离,促进的是发展,赢得的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