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掠过河南省许昌市街头的梧桐叶,魏都区某养老院内,一场特殊的“电竞决赛”正热火朝天:平均年龄70岁的“GLG奶奶团”紧盯屏幕,在《元梦之星》里操控角色冲刺,围观的老人们举着应援牌欢呼,护理员举着手机记录,直播间里弹幕刷着“爷爷奶奶冲鸭”。这场让年轻人直呼“破防”的场景,正是许昌市魏都区人大代表、95后“养老院长”樊金林的日常——他用青春活力激活“夕阳”事业,以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将基层养老的“民声”写成了改善民生的“履职答卷”。
2022年当选魏都区人大代表时,樊金林就立志要当好老年人“发声”的传声筒。在此之前,他在父亲经营的养老院里当“跨界院长”,早已成了老人们的“贴心小棉袄”。他更懂老年人的孤独:“有的奶奶总把药藏在枕头下,怕被说‘老糊涂’;有的爷爷偷偷翻旧照片,说‘想给老伙计们讲讲当年’。”这些细碎的“心事”,成了他履职的起点。
当选人大代表后,樊金林走访了魏都区大部分养老机构,蹲在走廊里听护工聊“失能老人照护难题”,坐在院子里和老年人唠“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单”,甚至跟着送餐员爬楼,探索如何解决独居老人用餐问题。
传统养老机构精神服务单一、年轻护理员流失率高、适老化设施与老年人需求脱节……通过走访调研,他慢慢地发现了当前养老机构存在着许多问题,他的“解题方向”也更加明晰。
樊金林把自己的“创新实践”变成了“解题方案”——建议当地养老机构把短视频创作、电竞比赛、手工课堂融入日常,让老年人从“被照顾者”变成“生活主角”。
樊金林深知,单靠几家养老院的“小创新”,撬不动整个行业的“大变革”。当选人大代表后,他把“推动养老行业变革”当成新课题:建议区政府与快手公益基金合作,引进“银龄学堂”养老自媒体培训项目。在一次政策学习时,当他看到国务院《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后,就立刻联想到自己的“老年电竞队”——这支平均年龄70岁的“GLG战队”,不仅获得《元梦之星》全国总决赛第八名,更成了他推动“银发经济”的“活招牌”。他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议区文旅部门策划“三国文化周电竞赛事”,筹备国际老年电竞赛事。
“电竞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人玩电竞能锻炼反应力,还能结交全国‘网友’,这才是‘银发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樊金林的建议被写入区文旅融合发展方案,养老院成了展示魏都活力的“城市会客厅”,“老年电竞战队”火爆出圈。
“代表履职,就是要把‘点上的经验’变成‘面上的成效’。”樊金林说。如今的魏都区,在他的推动下,5家养老院各有特色:有的专攻“老年电竞+数字疗法”,有的主打“适老化手工课程”,有的成了“银发直播基地”……全区大部分养老机构都接入了新媒体矩阵。
从“养老院小院长”到“95后”人大代表,樊金林用5年时间证明:青春与“夕阳”碰撞,能迸发出温暖人心的力量。代表履职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正如他常说的:“老人眼里的光,就是我履职的方向;社会对养老的改观,就是我最好的‘履职答卷’。”
此刻,养老院的电竞室里,“GLG奶奶团”又赢了——她们举着“冠军”奖状笑成一朵花,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位年轻的“银发事业耕耘者”鼓掌。